館藏資訊
和媽媽關係變好後,
發現自己竟貪戀起人生……
透過一段段的旅行,
重新記錄自己與媽媽過去的對立與現在的和解過程,
才明白,在這些無形的心靈對話之中,
用彼此的眼光去調整矛盾、修正心態,
才能擁抱母女間的差異,圓滿過去未竟的遺憾。
本書作者張瓊齡是個活躍於國內外非營利組織、渾身充滿淑世能量的奇女子。她自小便有強烈的道德潔癖,偏偏爸爸是個傾家蕩產的賭徒,媽媽為了償還賭債及一家生計,則賣檳榔、設電玩……賺盡令她難堪的「髒錢」。
為了逃離原生家庭,她自上小學第一天便省吃儉用存下每一分零用錢,終於在十六歲以升學為計謀「冠冕堂皇」地離家,同時暗自立誓:今生若有辦法,就再也不回頭了!……直到三十三歲她才發現,若不能處理好跟家裡的關係,她是不可能真正快樂起來的。
旅行經驗豐富的她,在一次不得不帶媽媽出國的五天中,發現母女竟能24小時相處卻不吵架……她總算找到了跟媽媽的和解之道──透過旅行帶離媽媽的主場優勢,並以循序漸進的九個境界(招數),讓媽媽參與她豐盛遼闊的公益世界。
只是她萬萬沒想到,她是以幾近百折千迴的心路歷程才終於跟媽媽日益靠近,但媽媽卻始終是以她自己的方式在愛著孩子,從來沒有改變……
★ 一對價值觀南轅北轍的母女,一場走了四十年的和解旅途
一個急欲想擺脫令她窒息的原生家庭的女兒,從充滿自卑與缺陷的童年開始,便計畫以升學為由,合理逃家。媽媽對子女的期待,與子女對家庭的不滿,兩相擦撞所造成的鴻溝落差,導致母女兩人的隔閡。
回頭看與媽媽的鬥爭,是一條淚痕與血跡斑斑之路。個性強勢的兩人,兩相碰撞,必定兩敗俱傷。然而,當自己在社會上幫助了這麼多的人,為什麼卻無法回頭好好的梳理自己的母女關係呢?
書中內容便從「跟團旅行」開始再到「半自助」、「全自助」的旅行規劃,並且透過貴人(賴佩霞)相助,解開母女間盤根錯節的心結,循序漸進地看著身處鴻溝兩端的母女,如何透過不同形式的旅行與女兒的自我反省表述,找回對彼此的親密與依賴。
本書附錄瓊齡訪談媽媽的親密對談,讓整本書呈現除了女兒單方面的自我表述之外,
媽媽一路上在面對旅行(和解)的過程中,有怎樣的心情?是否也是緊張,甚至充滿開心期待?可愛的母女對談,溫馨上演!
經過旅行相處之後,才能懂得「尊重媽媽,讓她做她自己,讓她用自己的方式來愛她的孩子。」或許因為長年累積的隔閡,導致某些表達愛的方式,不夠細膩, 然而只要記得彼此相愛,只要女兒願意伸出手,母親與女兒,不管時間多長,永遠都能和好。
張瓊齡
理性訓練啟蒙自政大哲學系,以記者之姿切入社會,便從來不曾稍離人群。
感性探索則承蒙於諸位「有緣無分」的戀人們。
和媽媽關係變好以後,發現自己竟然貪戀起人生。
一九九二至一九九五年任職於慈濟基金會文化志業中心記者期間,
展開對公益領域的探索,在臺灣廣泛參與各類公益工作,逾二十年;
一九九八年起,陸續以學員、教師、行政主管、顧問角色參與社區大學運動至今,
自二○○四年赴海外公益旅行,仍持續培訓青年從事海外志願服務,
最新志趣是培植熟齡人口(四十~六十五歲),成為公益創業家。
臨近四十歲爬梳生命,確認此生在公益領域流轉是天命。
後四十歲的人生,期許隨緣成為有情眾生的「重要他者」。
二○一二年開始認真對待「作者」這個角色,
最終期望成為入世的、生命哲學實踐者。
專欄:
《網氏女性電子報》「飄浪遊靈」專欄
《魅麗》雜誌「魅麗心」專欄
《國語日報》家庭版「旅行可以不一樣」
「音樂家的成長路」專欄作者。
著有《深愛這一切》(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基金會)
《從Me到We的旅程》(慈濟傳播文化志業基金會)
《親密是教養的起點》(遠流)
《Toby的聚寶盒》(慈濟傳播文化志業基金會)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