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館藏資訊
人類擁有許多獨特怪異的才華,造就了各種看似光怪陸離,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其祕密就在於……腦和心的連結短短四十年,結合了心智研究的「認知科學」和腦研究的「神經科學」,認知神經科學已漸漸取代傳統心理學,以實徵量化方式透過各種腦造影技術探究人類各項行為,包括學習、記憶、語言、知覺和意識的大腦神經運作,不僅驗證許多行為研究的理論,也逐步開啟大腦這個黑盒子的秘密。在認知神經科學之父葛詹尼加創建認知神經科學研究
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曾志朗
熱愛運動、看電影、讀小說。西元四年級生,但保有赤子之心。一頭白髮,但身手敏捷。以研究記憶、閱讀歷程和注意力形成與分配知名的認知神經科學家,漢語神經語言學開創者之一。
他是中央研究院遷至臺灣後首位心理學院士,也是臺灣第一個獲得國際心理科學學會(APS)肯定的會士。2010年獲選為世界科學院(TWAS)院士,2016年獲得歐洲科學與藝術學院選為醫學組院士,是兩岸四地華人中首位獲得該組院士的科學家。
1990年回台,在中正大學成立第一個認知科學研究中心,與國際當代的學術走向接軌;在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設立第一個認知神經科學組;在中央大學成立第一個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更從2004年起每年暑假舉辦「臺灣認知神經科學暑期學校」,為臺灣的認知神經科學領域培育許多跨領域的年輕研究者,同時整合各種與腦科學研究有關的儀器設施與跨校合作平台。
科普小品寫作始於1992年,在《聯合報》發表「科學向前看」專欄,以充滿新奇的想像力引介科學知識,獨創「科學生活化」的寫作風格;在《科學人》雜誌開設「科學人觀點」專欄,以突破框架的跳躍思考,寫識寫智,寫景寫意,寫人寫情,再樹「科學故事化」的書寫情調,15年不曾間斷,曾獲金鼎獎最佳專欄寫作獎,並以「人人都是科學人」獲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共同主持人獎。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