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時光 : 時間.記憶.夢境-塔可夫斯基談創作美學
- 作者: 塔可夫斯基 (Tarkovsky, Andrei) 著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ЗАПЕЧАТЛЕННОЕ ВРЕМЯ
- Sculpting in time :: reflections on the cinema
- 時間.記憶.夢境-塔可夫斯基談創作美學
- 边城 ;
- 出版: 臺北市 : 大雁文化發行.
- 版本:初版
- 叢書名: 边城 ;1
- 主題: 電影美學 , 影評
- ISBN: 978-986-489-176-4 (精裝): NT$550
- 資料類型: 圖書
- 內容註: 附錄: 關於安德烈. 塔可夫斯基 譯自: ЗАПЕЧАТЛЕННОЕ ВРЕМЯ 譯自: Sculpting in time : reflections on the cinema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386149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不論你能不能理解,他的電影令人一瞥難忘,那些純粹的,不能翻譯的。 ◎塔可夫斯基之子親自授權,全新繁體中文版,依據俄文最終修訂稿譯成 ◎問世30年,已成為世界公認之電影藝術聖經◎電影人、藝術家、詩人⋯⋯所有探問創作、生命意義者心目中的經典◎收錄100幀珍貴電影劇照與拍攝現場工作照,精緻裝幀設計,呈現大師電影經典影像 自第一部長片《伊凡的少年時代》於1962年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後,塔可夫斯基便以其獨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1932~1986)
俄國電影導演、作家暨演員,世界公認為蘇聯時代與電影史中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電影人之一,電影特色包括主題圍繞人文精神的追求、極端的長鏡頭,以及充滿詩意、令人難忘的影像。
塔可夫斯基的父親阿爾謝尼.塔可夫斯基為著名詩人、翻譯家,母親為出色的演員,在她的堅持下,他先後就讀音樂學校和美術學校,對日後的電影美學影響甚巨。塔可夫斯基經常在電影中引用父親的詩作,也曾邀請母親在自己的電影中演出。
1960年,他從國立全蘇電影學院(VGIK)畢業,畢業作品《壓路機與小提琴》一舉贏得紐約學生影展首獎。第一部長片《伊凡的少年時代》描述男孩伊凡二戰期間為蘇聯軍隊當偵查員的故事,勇奪1962年的威尼斯影展金獅獎,令塔可夫斯基一舉聞名世界。
塔可夫斯基的作品在蘇聯時期經常被批判具有「神祕主義」傾向、偏離社會主義暨現實主義等國家認可的創作方針,1966年描述中世紀聖像畫家一生的《安德烈.盧布列夫》一片即遭批判為「抹黑蘇聯歷史」,遭到禁止在俄國上映的命運,直到1971年才解禁。儘管如此,該片(經過修剪的版本)仍於1969年摘下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獎,並獲柏格曼盛讚「從未見過更好的電影」。
之後,1972年改編自小說《索拉力星》(Solaris)的《飛向太空》,因為屬於科幻題材而「相對安全」,是他在蘇聯拍攝唯一一部廣泛上映的影片,被譽為「蘇聯的《2001年太空漫遊》」,並藉此片再度問鼎坎城影展,榮獲評審團特別獎。
1974年,前衛大膽、結構錯綜複雜的自傳式電影《鏡子》再度為其電影生涯掀起波瀾,直到1978年才獲蘇聯官方准許海外發行。這段期間,塔可夫斯基在蘇聯的遭遇已在西方世界引起廣泛注意與討論。《鏡子》引發的「災難」幾乎動搖了塔可夫斯基的電影事業,令他心生前往西方世界拍片的念頭,並開始整理且持續記錄自己對電影藝術的種種思考,日後不只拍攝為紀錄片《雕刻時光》(Tempo di Viaggio, 1982, 義大利),亦整理出版為《雕刻時光》一書。
1979年的《潛行者》是他在蘇聯拍攝的最後一部影片。許多歐洲影評人將這部複雜的寓言電影詮釋為導演對蘇聯政府壓制思想自由的控訴。至此,塔可夫斯基已奠立他在國際影壇的地位,也成為蘇聯當局核准赴國外拍片的少數導演之一。
《鄉愁》醞釀於1979年,由義、法、俄三國合資,歷時四年才完成。描述一名俄國教授在義大利的遭遇,呈現蘇俄人民置身異國他鄉時的記憶、夢幻與心理交戰。本片在蘇聯代表團強力運作力阻獲頒坎城金棕櫚大獎下,仍榮獲1983年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獎,並與布列松的《錢》同獲最佳導演獎。1984年,塔可夫斯基召開記者會宣布不再回返蘇聯,從此定居西方。
在拍攝最後一部電影《犧牲》時,塔可夫斯基已經知道自己罹患肺癌。本片攝於瑞典,搭配柏格曼的工作班底,於1986年完成攝製。影片透過一群生活在波羅的海一座孤島上的人,呈現人類面臨毀滅性威脅時的恐懼與希望、犧牲與救贖。本片獲獎無數,光在坎城影展便榮獲金棕櫚大獎、國際影評人獎等五項大獎。同年12月29日,塔可夫斯基病逝巴黎,享年54歲。
1987年,蘇聯舉辦了塔可夫斯基的作品回顧展。1988年,《安德烈.盧布列夫》原始版本(205分鐘)首度完整上映。1989年,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電影基金會成立。1990年4月,俄國政府頒發蘇聯最高形式的榮譽「列寧獎」予已逝的塔可夫斯基,正式承認其藝術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