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Google Book
館藏資訊
藥物之所以需要組合應用,則因「用藥常有利有弊,用方可有利無弊」。即單純的藥物性味每有偏頗,如攻藥雖攻邪積,亦損正氣;溫藥雖祛寒邪,亦助邪熱;補藥雖扶正氣,然亦有戀病之弊,等等。只有經過一定組合,才能興利除弊,收到預期療效。 一方之中諸藥各有分工,即所謂「君臣佐使」,在方劑的配伍當中,一般把起主要治療作用的叫做君藥;協助這個君藥來發揮治療作用的,則屬臣藥;起制約藥物的毒性或者增強君藥和臣藥療效的,為佐藥;還有一些起到嚮導(引經)作用的藥物,叫使藥。 在辨證施治時,中醫又有「病無定方,方無定藥,藥無定量」及「師其法而不泥其方」之說,即在臨床上尚需根據具體病情,隨機裁奪,此為方藥基本常識。 要學好中醫方藥,用好中醫方藥,首先要瞭解中醫方藥的基本知識,應用各種技巧來記憶方藥的基本功用,只有具備了扎實的理論基礎,才能將中醫方藥學好用好。 自《黃帝內經》「十三方」始,經後漢張仲景之集成,歷代醫家之擴充,中醫名方數千計。 本書特取在中醫方藥中具有典型意義的一些經方,力圖以簡明易懂的語言和大眾喜聞樂見的漫畫形式,文圖對照,對方藥的發生、發展和形成,以及方理與方名之間的內在連繫,作出盡可能詳實的介紹,以解「書不盡言,言不盡」之虞。
資料來源:
Google Book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