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橫生的時光 : 我的二十世紀人生
- 作者: 霍布斯邦 (Hobsbawm, Eric) 著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Interesting times :: a twentieth-century life
- 出版: 臺北縣新店市 : 左岸文化出版 :遠足文化發行
- 版本:初版
- 叢書名: 左岸人物 ;110
- 主題: 霍布斯邦 (Hobsbawm, E. J.(Eric J.), 1917- )--傳記 , 史學家--英國
- ISBN: 9789866723070 (平裝): NT$450
- 資料類型: 圖書
- 內容註: 譯自:Interesting times:a twentieth-century life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281850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九十一歲的歷史學家,他的生命長度幾乎等同於「恐怖的」二十世紀。雖然如此,他自己也誠實地說:個人的生活經驗其實與二十世紀的許多恐怖事件之間,存有明顯的矛盾,因為至少一般人的生活仍講得出好笑話。
身為一位歷史學家,而不是小說家,
他的筆觸充滿熱情卻不煽情,
敘事方式叼叼絮絮卻不試圖勾勒一個戲劇化的人生,或者特意營造某種感染力。
可是跟隨他信手拈來的吉光片羽,
才發現他側面認識了許多影響二十世紀發展的重要人物
不論是政治方面、思想方面或社會行動方面。
他也許不是某個事件的直接參與者,
卻在某種機緣下近身觀察,加上身為歷史學家對文獻的嫻熟掌握,
幫助他速描事件中人們的處境,以及每個世代、每個地區的變動痕跡,
讓我們體會「那些年代、那些人、那些事」。
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平凡的人生,但不只是「他的」人生
是一個趣味橫生的「二十世紀」人生。
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1917—
出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前一年(1917)。童年在維也納度過,青少年時期在柏林度過,不論維也納或是柏林都屬於戰敗的一方。在動盪的時代裡,有人選擇法西斯,青年霍布斯邦則選擇了共產主義。
從此之後,馬克思思想成了他終身奉行的價值。一位有著獨特史觀的歷史學家,寫就了膾炙人口的大眾歷史讀物。他認為歷史的推動者不是帝王將相,而是「平凡百姓」,甚至是落草為寇的軍人和牧人,所以寫作了《原始的叛亂》、《盜匪》這樣探討平民叛亂的歷史書;他認為學術不應該為少數人服務,因此書寫了以一般大眾為對象、橫跨三世紀的系列叢書:《革命的年代》、《資本的年代》、《帝國的年代》、《極端的年代》。他的著作在一九六○年代,不論是合法流傳或非法盜版,都成了第三世界人民反對獨裁統治的思想來源,都成了憤怒青年反對傳統、亟欲推倒權威的引用辭彙。
他在一九三六年加入共產黨,一九四六年進入「共產黨歷史學家小組」。對他來說「黨」(Party)這個字的「P」具有大寫般的重要地位,甚至想像不出如何跟非黨員交往戀愛。但是隨著一九四七年之後冷戰的到來,自由世界這方的共產黨面臨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危機,雪上加霜的是,一九五六年史達林的惡行公諸於世,許多黨員紛紛退黨,霍布斯邦卻選擇留下來。
除了參與歐洲的左派運動,一九六○年代後,霍布斯邦深入拉丁美洲,在爬梳檔案文獻之際,與當地農民展開實質的接觸,成為少數真正瞭解拉丁美洲的歐美人士。另外,他也以老一輩的「革命分子」身分,關心年輕「嬉皮世代」改變世界的可能性。目前,秉持無國界的世界主義以及平衡觀察的視野,持續著述有關「全球化」方面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