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資訊
「提問」應是《以藝術之名》的基本精神。如果架構上它以議題為主,肌理上它則以提問為主要線索。它「以藝術之名」發出了許多大大小小問題,它們在結構上交錯地出現,也在細部構成上進行應答與輪唱。──林志明「藝術」只是一種托辭或手段的寓意。在這當中,「藝術」被看成是一種「溝通」的載具或容器。而個別藝術家透過藝術語言的焠鍊,揭櫫他們所見的世界與關懷。──王嘉驥。本書不離本地藝術發展的問題意識,從藝術家的作品與創
公共電視台 《以藝術之名》原為公共電視拍攝的八集記錄片,前後經歷三年的規劃與拍攝。以台灣自身作為立足點與出發點,內容設計跳脫美術斷代史的陳述模式,從主體性、族群、水墨、現代、前衛、性別、跨界及全球化等議題切入,這些議題都是對台灣所處時代或社會環境脈絡的各種思考,並透過藝術家對自己創作的初衷、訴求與目的的描述,進而與時代對話及辯證。 現代至當代,時間橫跨百年,資料龐大,藝術家眾多。八個主題和藝術家之間,以議題和關連性來決定,每一主題拍攝三至四位重要的當代藝術家,總計三十位,每位藝術家均創作長達十年以上。片中呈現他們的新作、創作歷程以及重要的代表作品,深入探索他們的創作內涵。不同藝術家的訪談與作品,在穿插對照的敘事結構下,試圖見證台灣藝術家的視野、關懷與見解,為台灣的首度嘗試。 書是節目的發展和延伸,基本上以劇本為架構,解釋發展不同題目的緣由,在概念上做更為完整的鋪陳,穿插大量第一手的藝術家訪談,並且包含眾多重要的作品影像。藝術在此不是修辭或妝點,而是能夠理解甚或形塑我們自身、世界與時代的各種途徑。 撰稿者 徐蘊康 徐蘊康 學歷:政大新聞系畢業,現就讀英國Sussex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經歷:曾任多家財經媒體記者,卻始終無法忘情藝術,其後至公共電視擔任企畫編劇,企畫撰寫「台灣百年人物誌」、「以藝術之名:台灣視覺藝術」等系列紀錄片,前者獲得2003年金鐘獎最佳文教資訊節目獎,後者除了入圍2008年的同名獎項,也入圍第六屆台新藝術獎年度最佳視覺藝術展演。個人的主要興趣在人文藝術領域,尤其愛好攝影及現代、當代藝術,並關心媒體的社會性及表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