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13
0
0
0
0

如果麥子不死

  • 系統號: 005353848 | 機讀編目格式
  • 館藏資訊

    因為誠實,他成為時代異端──一位因日記撼動整個歐洲的大師。善與惡的永恆辯證 啟發卡繆、沙特、德希達等名家法國首席文學大師最具代表性的裸裎自剖重量導讀|阮若缺(法國學術榮譽騎士‧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系教授)=內容簡介=「人們希望孩童的心靈僅是透明而純淨,我從小卻只在自己身上看見醜陋與邪惡。」以書信與日記聞名的紀德,步入中年後再次提筆,寫作一部小說體裁的自傳。他從童年時代開始說起:教會記憶、讀書經驗、永

    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 1869-1951)
    二十世紀法國首席文學家之一,一九四七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出身優渥,父親是巴黎大學法學教授,叔叔是政治經濟學者。
    少年時代的紀德就是愛好讀書、勤於筆耕的少年,二十一歲發表第一部作品《安德烈‧瓦爾特筆記》,隨後幾乎每年都陸續出版新作。一九〇八年參與創建《新法國評論》雜誌,啟發無數後世歐洲知識份子。紀德批判法國對殖民地的剝削、為囚犯人權奔走聲張、對共產思想萌生興趣而訪問蘇聯,始終走在時代的尖端。
    一九四七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文筆平易近人,充滿文藝氣息,同時也以真誠、無懼的愛及深刻的心理洞見,呈現人類的問題與現況」。同年也獲頒英國牛津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作品廣納小說、回憶錄、評論集、散文集,代表作有《地糧》、《窄門》、《背德者》、《紀德日記》等。
    紀德在作品中私密而坦率地敞開自我,直白述說欲望帶來的牽引與困惑,在當時宗教氣氛濃厚的歐洲社會中是令人震驚的,使他遭指為異端。甚至在紀德逝世後,羅馬天主教教會仍決定將他的作品列為禁書。
    自小勤記日記的紀德,晚年致力於畢生日記的整理與出版,他的日記完整展現他誠實地檢視自身,並藉以求索真理的心靈歷程,堪為一代典範。他為知識份子帶來一股擺脫宗教與道德束縛的思潮,使「人的問題」逐漸優於「神的問題」。紀德高貴的誠實始終反映於善與惡的對立與拉鋸中,他在生活與哲思裡持續質疑,也持續重新定位生存的意義,永遠在如此歷程中尋找新的和諧與完整。正是如此強烈的矛盾為他供給源源不絕的生命動力。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