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漫畫家去旅行
- 作者: 墨必斯 (Moebius) 畫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La bande dessinee part en voyage
- dala comic ;
- 出版: 臺北市 : 大辣出版 :大塊文化發行
- 版本:初版
- 叢書名: dala comic ;002
- 主題: 世界地理--描述與遊記--漫畫與卡通
- ISBN: 9868193613 (平裝): NT$380
- 資料類型: 圖書
- 內容註: 作者號取自譯者 譯自:La bande dessinee part en voyage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260708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本書源自口碑極佳的知名世界地理雜誌《GEO》之原始構想:漫畫家們如何看待旅行?如何看這世界?當一般遊客以數位相機紀錄旅遊景點及旅途時,漫畫家是以什麼樣的目光觀察?用何種筆法呈現旅程的人事物? 本書邀請十位大師級歐洲漫畫家,各自挑選了各自的去處,於是我們隨著墨必斯(Moebius)走訪埃及,與史奇頓(Francois Schuiten)攀登富士山,與朱亞(Andre Juillard)駛過波士頓到
Francois Schuiten(馮索瓦‧史奇頓) 1956年4月26日生於布魯塞爾。出身於建築世家(其父其兄其姐均為建築師),使其作品帶有濃重建築氣氛。縱然如此,他卻從未進過建築學院,反而進了聖呂克(Saint Luc)學院漫畫系。在那兒得到老師同時也是漫畫大師克勞德.何納(Claude Renard)的賞識,共同合作出版《星城之中Aux Medianes de Cymbiola》以及《軌道Le Rail》,從此奠定他在漫畫界的一席之地。 《環遊世界八十天》,這部冒險小說可說是影響其童年最深的作品,無論後來和建築師哥哥呂克‧史奇頓(Luc Schuiten)發展出的漫畫《Les Terres Creuses》系列,或是和老友貝涅‧彼特(Benoit Peeters)共創《矇矓城市Les Cites Obscures》漫畫系列,其氛圍都離不開一段在「以假亂真」世界中冒險的旅程,尤其是《矇矓城市》系列,其世界的建構之精密、網絡之錯綜、規模之龐大,令已經熟悉這系列二十年的歐洲讀者大呼過癮,而該系列最新的作品《消逝邊境La Frontiere Invisible》更獲得2002年安古蘭國際漫畫展大獎。 史奇頓不僅在漫畫界受肯定,其才華更從平面延伸為立體,除了為電影設計場景外,並參與多部動畫片的腳本和視覺統籌。在裝置藝術方面,他重新設計布魯塞爾的「阿爾門站Porte de Hal」和巴黎的「工藝美術站Arts et Metiers」兩個地鐵站。2000年,為呼應德國漢諾威世界博覽會的主題──「人類‧自然‧技術‧發展」,他帶領兩百多人,費時三年,在現場完成佔地6000平方米的「烏托邦館Pavillon d’Utopie」,使他被譽為當代最偉大創作者之一。 Andre Juillard(安德雷‧朱亞) 法國漫畫家暨編劇,1948年6月9日生於巴黎。1975年以《大灰狼》(La Loup Gris)展開創作生涯,1976年出版第一部騎士系列漫畫《聖吉爾的波艾蒙》(Boh eacute;mond de Saint-Gilles),隨即在漫畫界嶄露頭角,1979年在Pif gadget雜誌發表《紅面具》(Masque Rouge),1994年開始投入歷史漫畫創作,陸續出版了《老鷹的七個生命》(Les sept vies de l’ eacute;pervier)、《風之羽》(Plumes-aux-vents)、《阿諾》(Arno)等50餘部作品。 在舉辦過幾次漫畫展覽與教學後,便開始嘗試多元發展,創作大量插圖、明信片、連環圖、海報等,皆以其帶有濃厚古典主義色彩的優雅畫風,在畫壇自成一格。 Moebius(墨必斯) 本名尚.吉哈(Jean Giraud),1938年五月八日出生於法國,自幼父母離異,在祖父母的養育下,尚.吉哈瘋狂地迷戀各式漫畫書籍,並盡情地發展其繪畫天份。16 歲進入法國應用藝術學校(Arts Appliques)就讀,兩年後,還是學生身分,就在《Far West》雜誌上發表第一部西部漫畫作品《法蘭克與傑瑞米》(Frank et Jeremie),開始在漫畫界嶄露頭角。 而真正使他聲名大噪的成名作品,則是於1963年,和尚米歇‧查理耶(Jean-Michel Charlier)合作的《藍莓上尉》(Lieutenant Blueberry)。他以嚴謹的筆法畫出具美國風味的西部冒險故事,連載長達二十五年之久,法國還發行過紀念郵票。而同時期,在鮮為人知的情況下,尚.吉哈為自己取了一個筆名──Moebius(靈感來自數學名詞梅式環Moebius strip),開始畫一些思想迥異、蘊涵大量黑色幽默的作品,其中泰半是科幻故事。從此一人分飾二角,而二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在他筆下竟然毫不衝突,足見其實力之強。 1975年,他與一群友人共同創辦了《狂嘯金屬》(Metal Hurlant)漫畫雜誌,並在其中確認了自己創作的方向,而墨必斯這個筆名所得的注目也漸漸地蓋過他的真名尚.吉哈。這本雜誌的創刊,集合了眾家好手競相求新求變,他們所創造的新穎構想,改變了歐洲漫畫的型式與內容,也提高了歐洲讀者的閱讀水準與眼界,不僅將法國推向領導歐洲漫畫的龍頭地位,更賦予歐洲漫畫更深層的藝術價值,並刺激美國版《重金屬》(Heavy Metal)的創刊,帶動了美國另類漫畫的興起。 墨必斯的實力,不只是在漫畫界獨領風騷,更被許多電影導演、製片商視為瑰寶而爭相網羅,許多經典的科幻電影,都有墨必斯的參與。例如《沙丘魔堡》(Dune)、《異形》(Alien)、《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無底洞》(The Abyss)、《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等。從這些影片的造型、服裝設計、佈景及故事分鏡,都可以看見墨必斯的構想。 墨必斯的作品風行全世界,並在各國獲得無數個漫畫大獎。他在作品中營造出如夢似幻的時空,並將自己所奉行的禪學化為意象,閱讀者從中領悟哲理。精巧準確的筆法,吸引了眾多追隨者學習模仿,而他作品中呈現的視覺意象與空靈的情境,更是激發了無數人的靈感與想像,被稱譽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漫畫大師,實不為過。 Jacques de Loustal(賈克‧路斯塔) 以爵士樂為題的《巴尼與他的藍色音符》(Barney et la note bleue)一舉成名,也畫了一系列旅遊圖文手記(Carnets de voyage),近來Casterman出版社發行他的作品《島嶼與她們的故事》(iles et elles)。 Nicolas de Crecy(尼古拉‧德魁西) 1966年9月29日,法國人,安古蘭美術學校畢業,1987年與同校朋友Sylvan Chomet(佳麗村三姊妹的導演)合作,改編雨果作品《Bug Jargal》出道。曾經在法國迪士尼分社工作兩年,工作之餘,完成了《Foligatto》,描寫十八世紀的義大利的歌劇閹伶,畫風很巴洛克,構圖與用色極為雕琢華麗。這部作品讓德魁西一舉成名,成為新生代備受矚目的創作者。之後陸續推出《肥海豹奇遇記》(Le Bibendum celeste)、《雷歐爺的怪香菸》(Leon la came)、《Prosopopus》等多部漫畫與插畫書。 除了漫畫創作,他也參與動畫製作,並和導演Sylvan Chomet合作了動畫短片「老太太與鴿子」(La Vieille Dame et les Pigeons) ,目前正在籌備自己的第一部動畫長片《魔幻發財機》(L'Orgue de Barbarie)。 Phillipe Dupuy(Charles Berberian) 杜比與貝比昂 從1983年以來,兩人聯手創作其漫畫作品的繪圖與劇本。1999年,其筆下的《都會熟男尚先生》(Monsieur Jean)為他們捧回一座安古蘭漫畫節的阿爾發獎(Alph’Art)。 Francois Boucq(馮索瓦‧布克) 1998年安古蘭漫畫節大獎得主,至今出版了二十來本作品。近年出版《獨臂打手》(Bouncer)第二集,這套西部故事由亞歷山卓‧尤杜洛斯基(Alexandro Jodorowsky)負責編劇。 Christophe Blain(克里斯多福‧布蘭) 多虧有他,帶給我們西部牛仔與劍客的俠義故事,這位前海軍水兵以《海盜畫家以薩》(Issac le Pirate)奪得2002年安古蘭漫畫節年度最佳專輯獎。 Lorenzo Mattotti(羅倫佐‧馬托諦) 這位住在法國的義大利藝術家創作豐富,有多本插畫書、童書與漫畫被譯介到世界各國。 Jose Munoz(荷西‧慕紐茲) 他與編劇卡洛斯‧桑百悠(Carlos Sampayo)合作的「艾拉克‧辛納」系列(Alack Sinner)讓他享有盛名,講述一位私家偵探的故事,至今已出版八冊。這對漫畫拍檔也出版一系列名為「喬的酒吧」(Bar a Joe)的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