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塔哥尼亞高原上
- 作者: 查特文 (Chatwin, Bruce) 作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In Patagonia
- 出版: 臺北市 : 馬可孛羅文化出版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 版本:一版
- 叢書名: 當代名家旅行文學 ;MM128
- 主題: 遊記 , 南美洲
- ISBN: 9789865722487 (平裝): NT$380
- 資料類型: 圖書
- 內容註: 譯自:In Patagonia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347396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傳奇,是查特文不算長的一生最貼切的註解
他,有著一個騷動的靈魂,隨時處在”移動中”……
他,是天生說故事的高手
帶著心愛的Moleskine筆記本遊歷世界各地
「在我祖母家餐廳的玻璃櫥櫃內,放著一塊皮,雖然只是小小的一片,卻厚實如皮革,還有一縷縷的粗硬紅毛,用生鏽的大頭針釘在卡片上。卡片上的一些黑墨水字都褪色了,但話說回來,當時的我太小,也不曉得上頭到底寫了些什麼。……『那是甚麼?』『一片雷龍』,……我這輩子從來沒有像渴望那片毛皮一樣的想要過其他的東西……」
那片毛皮是童年的查特文內心最珍藏的寶貝!
在查特文幼年的心裡,祖母家櫥櫃內的那片毛皮就像一把鑰匙,不經意地已為作者打開了一扇通往一個彷如神祕奇想國度的視窗,巴塔哥尼亞。1972年某天,他在巴黎出席一場設計大師的沙龍時,留意到一幅南美洲巴塔哥尼亞高原地圖,直呼:「我一直想去那裡。」就這樣,1974年末他飛抵祕魯,一個月後已置身巴塔哥尼亞。
巴塔哥尼亞的荒蕪蒼涼,如是「一片空無……一條各式文化打轉的黑巷。」它不是地圖上特定的一個區域,而是一片混沌無垠的荒漠。這兒的強風可以一路從十月吹到三月,能讓《小王子》作者聖修伯里的飛機往後,而不是往前飛。查特文形容它可以「將人生吞活剝」。
而這份蒼涼、孤絕,足以迫使人回歸自我審視內在。因此,作者也在書中試圖透過遇到的人探討”孤獨”這命題。在這趟自童年即預約下來、奔往世界盡頭的旅行,和保羅‧索魯不一樣的是,他不摻雜個人想法及批判,而是客觀地訴說著一篇篇令人耳目一新的遊人的故事。
布魯斯‧查特文 Bruce Chatwin
1940年生於雪菲爾(Sheffield),出自一個英國中產階級家庭。進入馬爾波羅學院(Marlborough School)就讀起,便在蘇富比打工,八年後,成為蘇富比歷史上最年輕的董事之一。後來辭去工作,開始展開環遊世界的旅行。1972至1975年間,任職於《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之後突然以一封電報宣告即將出發去展開他人生下個階段的新旅程:「到巴塔哥尼亞六個月。」這趟旅程啟發查特文完成他的第一部作品《巴塔哥尼亞高原上》,並獲得英國「豪森登獎」(Hawthornden Prize)及美國「佛斯特獎」(E. M. Forster Award),從此展開了他的寫作生涯。
他有兩部作品改編成電影:《威達的總督》(The Vicerocy of Quidah)(後改名為《眼鏡蛇威達》,由韋納‧荷索(Werner Herzog)執導,以及由安德魯‧格里夫(Andrew Grieve)導的《在黑山上》(On the Black Hill)。
最著名的作品《歌之版圖》(The Songlines)甫一出版,即躍豋《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單榜首,且連續九個月名列前十名;《烏茲》(Utz)則曾進入1988年「布克獎」決選名單。其他著作:《莉迪亞‧列文斯通》(Lydia Livingstone)、《所為何來》(What Am I Doing Here)、《照片與筆記集》(Photographs and Notebooks)。查特文逝世於198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