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資訊
最獨特的視角,最深刻的剖析 日本自戰後走向現代的榮光與暗影 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發布「終戰詔書」,正式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然而戰爭結束後,相繼而來的復員工作、戰債清償、盟軍接管,甚至是天皇存廢問題,都成為日本政府的棘手難題,如何在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中解決這些問題,考驗著繼任者及國民的智慧與決心。 控制還是合作?錯綜複雜的日美關係 以美國為首,盟軍在戰後接管了日本政府。儘管美國政府曾向盟軍邀請其他國家派遣佔領軍,但大體上而言,日本在戰後幾乎可以說是落入美軍手中。美國在日本施行間接統治,並將日本作為對抗共產主義的基地之一。而從日本政府而言,巧妙的運用盟軍以及總司令部內的矛盾,逐步取回對內政的掌控權。然而在過程之中,權力的鬥爭與利益糾葛,也一直潛伏在官僚體系之中。 從重建到成長--經濟高度發展 日本在戰後面臨失去海外殖民地、生產受到戰爭破壞,以及戰後賠償等諸多經濟問題。對日本而言,穩定經濟與與穩定國家被視作相同的概念。日本政府在戰後積極投入經濟發展,1950年韓戰爆發,使軍需市場擴大,並進一步的帶動日本的出口大量增加,替戰後日本經濟打下基礎。而日本政府透過各種獎勵出口政策、完善的資金貸款措與正確的對外貿易政策,帶領日本走出戰後的低靡經濟情況,步上高度發展的道路。 作者參酌豐富的史料文獻,具體分析1945年後及至今日,日本如何因應這些挑戰,並一步步邁向現代化國家的歷程,帶領讀者理解戰後日本史的許多重要議題,包括美軍占領與日本民主改革的關係、天皇制為何能保存、韓戰如何幫助日本經濟起飛、自民黨的一黨獨大體制如何產生,以及日本的二十一世紀戰略為何?尤其獨特的是,本書更參酌了日本的國情與民族性,兼具歷史研究的理性與國族情懷的感性,為現代日本的形成,尋求一個答案。
許介鱗 日本東京大學法學博士,曾任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院長、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現任臺灣日本綜合研究所所長、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著有《臺灣史記》、《日本政治論》、《近代日本論》、《英國史綱》、《政黨政治的秩序與倫理》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