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托邦記 核城市到鐵鏽帶, 未忘之地的歷史 / [電子資源] :
- 作者: 布朗 (Brown, Kate)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Dispatches from dystopia.
- Histories of places not yet forgotten
- 核城市到鐵鏽帶, 未忘之地的歷史
- 歷史.跨域 ;
- 出版: 新北市 : 左岸文化
- 版本:初版
- 叢書名: 歷史.跨域 ;18
- 主題: 世界史 , 災難 , 旅遊文學
- ISBN: 9789860601657
- FIND@SFXID: CGU
- 資料類型: 電子書
- 內容註: 譯自: Dispatches from dystopia : histories of places not yet forgotten 資料形式: 文字 檢索形式: 電子書服務平台 含參考書目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525663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來自反烏托邦的報導,充滿哀愁又引人入勝獲獎無數的歷史學家寫下未忘之地的歷史◎ 《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2016年最佳圖書「衛兵打開行李箱,往裡頭瞧了瞧,關上行李箱,檢查我們的傳真許可文件,然後揮揮手,讓我們進入車諾比隔離區。我關心車諾比隔離區近十年,卻到了這個時候才得以進入一窺究竟。我想起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79年的電影《潛行者》(Stalker)禁區(the Zone)裡的荒涼景象。在塔可夫斯基的電影及我的想像裡,禁區四處可見生鏽的工廠廠房、倒塌的電話線與被陰暗森林占據的建築物。除了人煙稀少、設下重重障礙與衛兵把守,禁區還散發著一股神祕而致命的力量,威脅要殺害暴露者的子孫,或讓他們出現突變。在塔可夫斯基的電影裡,潛行者為了賺取一小筆錢,祕密帶領冒險者進入禁區,想揭露其中的謎團。他們在夜色與濃霧的掩護下潛入,在傾頹的工業廢墟間躲避子彈。」 凱特.布朗是一位極富想像力的歷史學家,也是作家與旅行家。她認為,「歷史學家能親自走一趟自己研究的地方,真正體會自己論文的主題,一定能寫出更好的歷史作品。」在《惡托邦記》裡,她進行一場令人驚訝且不尋常的田野之旅,前往遭忽視或抹滅的邊緣地帶,探究這些地方的歷史。 她漫遊車諾比隔離區,先是在網路上,之後親自前往。她想知道現實與虛擬何者才是真正的偽造。她來到西雅圖一家飯店的地下室,檢視1942年日裔美國人被送往監禁營途中存放在地下室的個人物品。在烏克蘭的烏曼,她躲在樹上,觀看只有哈西迪猶太男性才能參加的猶太新年慶典。在俄羅斯烏拉山脈南部,她與克什特姆小鎮居民談話,當地不可見的輻射汙染物正神秘地讓生活陷入困境。最後,她回到出生地,中西部工業鐵鏽帶的伊利諾州埃爾金,考察懷「鏽」情緒的興起與自身的成長經驗,如何開啟她對現代主義荒原的探索。 布朗在本書開頭寫道:「在前往故事發生地旅行的二十年間,我遊遍部分東歐、中亞與美國西部。不知不覺地,我竟成為一名專業的災難觀光客。在撰寫歷史的過程中,我歷經一連串現代主義的荒原,一個比一個惡名遠播,一個比一個孤寂淒涼。」多年來她造訪的地方都不是旅遊勝地,而是所謂的「惡托邦」(dystopia),即被遺忘了的,甚至刻意被遺忘的厭惡之地。 《惡托邦記》帶領讀者來到這些非典型的現場,有力而動人地描述被消音、破壞或汙染的地方歷史。在講述這些過去無人知曉的
凱特.布朗(Kate Brown)
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分校歷史系教授。著有《惡托邦記:核城市到鐵鏽帶,未忘之地的歷史》(Dispatches from Dystopia: Histories of Places Not Yet Forgotten)、《無名之地的歷史:從種族邊境到蘇聯腹地》(Biography of No Place: From Ethnic Borderland to Soviet Heartland)、《鈽托邦:失去選擇的幸福與核子競賽下的世界墳場》(Plutopia: Nuclear Families, Atomic Cities, and the Great Soviet and American Plutonium Disasters)等書,其中《鈽托邦》獲美國歷史學會(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亞伯特貝弗里奇獎(Albert J. Beveridge Award)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