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Google Book
12
0
0
0
0

科學素養 看清問題的本質、分辨真假, 學會用科學思考和學習 / [電子資源] :

  • 作者: 池內了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科学の考え方.学び方
    • 清問題的本質、分辨真假, 學會用科學思考和學習
    • 清問題的本質分辨真假學會用科學思考和學習
    • 自由學習 ;
  • 出版: 臺北市 : 經濟新潮社出版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 版本:初版
  • 叢書名: 自由學習 ;20
  • 主題: 科學 , 科技素養 , 文集
  • ISBN: 9786267195260 (EPUB) 、 6267195260 (EPUB) 、 9789869624404 、 9869624405
  • FIND@SFXID: CGU
  • 資料類型: 電子書
  • 內容註: 資料型式 : 文字 檢索型式 : 電子書服務平台 附錄: 阿基米德的牛群問題 原紙本書ISBN: 9789869624404 譯自: 科学の考え方.学び方 含參考書目及索引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Share:
  • 系統號: 005526740 | 機讀編目格式
  • 館藏資訊

    面對人生的難題, 科學思考總是可以在關鍵時刻給我們指引。 科學是什麼? 如何研究科學? 為什麼要學科學? 如何區分科學和偽科學? 想要消除我們對於科學的「猜疑」,以及對於未來的「不安」,第一步就在於讓科學更普及。 作者池內了(Satoru IKEUCHI)是天文物理學者、名古屋大學名譽教授,也是一位科學研究者,他在書中為以上問題提出解答。他帶領讀者了解科學如何誕生的歷史,以及觀察科學研究的方法,進而思考科學、技術究竟和人類與社會有什麼關係;並且以科學思考「問題的本質」是什麼,用什麼方式可以解決問題。他以散文般的筆調,分享科學研究者如何把對於所見所聞的好奇,轉而成為研究活動的過程。 池內教授指出,科學的本質在於「好奇心」,科學家遇到疑問就會問「為什麼」,並且持續研究以解開疑惑。 科學是一連串的觀察、觀測和實驗,科學的出發點從「觀察」大自然開始,對於自然現象的變化「專心注意看仔細」,找出變化的規則,歸納為共通、相異和逐漸變化的性質;接著進入「觀測」,除了專心注意仔細看自然引發的現象有什麼性質,還要加上測量,將性質轉換為數字。最後以「實驗」調查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或是這種性質能否藉由人工合成產生;實驗的重點在於無論由誰進行,都能重現同樣的結果,這是區分科學和偽科學的關鍵。 這本書有助於我們學會了解自己「知道什麼,又不知道什麼」,並懂得有效運用科學磨練洞察力,藉此「看見『看不見』的東西」,有助於我們站在科學的立場思考與學習。 具備科學素養的關鍵在於,了解科學是「探究知識、逼近真理」的方法。想解決各種矛盾,就必須仰賴科學的力量。無論是對於科學稍微感興趣的人,甚至是文科生,都很適合閱讀本書。 人人都應該具備科學素養,有助於我們分辨真假、迎接未來! 第13屆講談社出版文化獎(科學類) ◎一致推薦 科學研究是艱辛的,也是充滿挑戰的;是孤獨的,也是充滿樂趣的;是高度專業的,也是廣闊無邊的。投身科學工作的有志之士,在基礎科學的研究愈來愈多挑戰的情況下,能不好好認識這個最了不起的智性活動,如何成就我們今天人類史上最高效的社會嗎?——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此書原著出版至今已有二十二年,但作者看到的很多趨勢是很清楚的。例如作者池內了(Satoru IKEUCHI)教授說要打破理組和文組的隔閡;時至今日,認知科學與認知神經科學結合了心理學、語言學、資訊科學、神經科學與心智哲學,正是最好的例子。不同科學領域間的差異頗大,但目標十分一致:描述,解釋,預測,控制。能客觀觀察現象才能探究其運作機制,能了解機制才能預測,能預測才有機會控制與改變,讓世界變得更好。——蔡志浩(認知科學家) 要培養科學素養,最關鍵的是認知「科學做為一種探究知識、逼近真理的方法,到底是怎麼來的?科學家又是怎麼從單純對現象的好奇,轉而成為一種由國民稅金支持的研究活動?」說真的,科學素養教育之所以被重視,絕不該被當成是科學家突然又要灌輸給大眾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而該被認為是科學界與科學傳播界的反省運動才是。——鄭國威(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資料來源: Google Book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