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11
0
0
0
0

百年臺灣大地 : 早坂一郎(1891-1977)與近代地質學的建立和創新歷程

  • 作者: 歐素瑛 著
  • 其他題名:
    • 早坂一郎(一八九一-一九七七)與近代地質學的建立和創新歷程
    • 百年台灣大地
    • 早坂一郎(1891-1977)與近代地質學的建立和創新歷程
    • beNature ;
  • 出版: 新北市 : 遠足文化發行
  • 版本:初版
  • 叢書名: beNature ;3
  • 主題: 早坂一郎 , 地質學 , 古生物學 , 歷史 , 臺灣
  • ISBN: 978-986-384-878-3 (平裝): NT$420
  • 資料類型: 圖書
  • 內容註: 附錄: 1. 早坂一郎年表 ; 2. 早坂一郎著作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Share:
  • 系統號: 005522468 | 機讀編目格式
  • 館藏資訊

    執歷史學家之筆總匯十九到二十世紀臺灣最珍貴的地學史料重現塵封超過一世紀的大地故事★首部融合臺灣近代史與地質研究史的跨領域作品★以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早坂一郎教授為核心,回溯、開展近代科研精采歷程★由科學訴說一段跨越國族藩籬的歷史★從東亞到臺灣、從玉山到墾丁,復刻田野現場與遭遇★科學史、殖民史、高等教育史與在地生活的連結◎斯卡羅中的李仙得原來是地質物產研究者!◎馬偕親歷並記錄了1891年雞籠地震與海水倒灌的驚險情景…◎早坂一郎和臺灣學子在臺南左鎮發現了最完整的犀牛化石?!◎日治時期的天然記念物、國立公園等保育倡議影響至今十九世紀末日治時期,日籍學者紛紛來臺,是近代臺灣各種科學研究的起始。本書以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地質學講座教授早坂一郎(1891-1977)為核心,向前回溯西方人如何因交通、貿易、蘊藏豐富的礦產資源來到島嶼;向後探究臺灣學者接續科學研究至今的努力,引領讀者認識近代地質知識體系進入臺灣的歷程,並透過精采的田野調查,看見地質學的建構與殖民治理與在地生活之間的關聯。這些成果,不僅重現百年前的臺灣大地風貌,更以獨特的科學視角,訴說出一段跨越國族藩籬的歷史,開啟一扇扇百年前島嶼生活的時代景窗。臺灣位於亞洲大陸東緣、板塊交界處,由造山運動形成,多斷層及地震,向來是地質研究的熱點。最早的地質調查研究始於十九世紀中葉歐美人士來臺探查,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有羅妹號事件的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加拿大宣教師馬偕等。十九世紀末,諸多一流的日籍學者來臺,全面展開地質研究。早坂一郎來臺時,已經是東亞地質學的大家,亦是世界級的少數腕足類化石研究者之一,非常重視古生物學,認為達爾文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具備充分的地質學古生物素養。他將古生物學分類與新的研究方法帶來臺灣,貢獻甚鉅。最值得一提的是1931年早坂收到陳春木從臺南左鎮菜寮溪河床寄來的化石,並在林朝棨的指導下,開啟了菜寮溪動物化石研究的開端。早坂非常重視科學普及,在臺研究多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例如溫泉、火山、地震等。1935年4月21日新竹、臺中發生大地震,早坂帶學生進行研究,指出震央位置並提出防止震災的方法。1945年他推薦指定了地質方面的天然記念物,包括泥火山、海蝕石門、過港貝化石層等,至今仍是重要的地質襲產。其對於臺灣南部熱帶海岸原生林以及喀斯特地形非常驚豔,主張在南部設置國立公園,引發了論辯。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配合統治

    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歐素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現任國史館修纂處處長、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兼任副教授。研究專長領域為臺灣近現代史、臺灣教育學術史、在臺日本人之遣返暨留用研究、臺灣議政史研究、二二八暨白色恐怖時期政治案件研究。著有《傳承與創新:戰後初期臺灣大學的再出發(1945-1950)》、《臺北帝國大學與近代臺灣學術的奠定》,以及〈學術與產業—臺北帝國大學糖業研究體制與臺灣製糖業的發展〉、〈臺北高校與臺北帝大知識與人脈的流動─以瀨邊惠鎧為中心〉、〈海外雄飛─高雄商業學校與日本南進政策〉等多篇論文。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