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資訊
攝影的迅速補捉鏡頭,實則是活在當下的一種歷練……
以相機作為窺探生命與人生哲理的視角,由一件事參透宇宙間道理。
攝影,其實這是一條修行的道路,
也成就了自己。
↗美好時光難逢,遇到了,就要珍惜
──這彷彿講的是攝影的迅速捕捉鏡頭,實則是活在當下的一種歷練。
↗黑暗與光明,得與失,起與伏,上與下,人生是方方面面的平衡──這仿若是說攝影時「光影」、「畫面」、「天地」,要在自然找對稱。
攝影的元素是「美」排首位,但要體現美靠「交換」的修行、大自然要補光要取角要移動位置都是為了成就美的一種交換──既有專業又要有業餘的狂熱,就只能有不斷超越自我的天命觀,來精進專業破除專業超越專業。
書內70小節,代表作者七十歲自述的反省與思考,與獲得多項攝影大賞的經驗分享。
人生是看清才好,或看得糊塗才好?也許都是也許都非。
真正的原味就在自己心頭。
本書以相機作為窺探生命與人生哲理的視角,由一件事參透宇宙間道理。
◢各界好評推薦
吳政璋│攝影家
邱奕堅│1839當代藝廊執行長
范毅舜│攝影家
馬立群│一影像創辦人
莊明景│風景專攻攝影家
康台生│攝影教育家、前台師大藝術學院院長
陳學聖│世新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系主任
游本寬│ 台灣當代攝影家、政大攝影學退休教授
鄭家鐘│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鄧博仁│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謝三泰│攝影工作者
(依姓氏筆畫排序)
◢專文推薦
據我所知毓豪兄是極少數,在東京留學期間師承,日本三大當代攝影藝術家之一森山大道,近十年來他專心於書寫攝影專書,傾囊相授四十多年學習與教學經驗,如今已經完成五本攝影書籍問世,在國內對攝影不是非常友善的環境下,還能如此多產著實讓我敬佩,希望透過本書能讓大家領悟,攝影可以建構美滿人生,傳達給讀者「人生三要素──健康、快樂、幸福」的攝影要義。──邱奕堅博士│1839當代藝廊執行長
毓豪從高中摸到相機開始,就專注以相機作為窺探生命與人生哲理的視角。其實這是一條修行的道路,在本書中,可說是他修行心得的大集結,由一件事參透宇宙間道理,他算是成就了自己。──鄭家鐘│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胡毓豪
1953年生於彰化溪湖,年將屆七十,以千年一瞬計,我就來講講7%的人生故事,故事當然是醞釀久遠的精彩,再不分享,就得歸零,遁入輪迴去了。人生是練習「調心」的過程,簡單講,就是找回簡單,這個簡單,確實不簡單。
敬天愛人,是找回簡單的實踐;天地共一命,是要人找回謙卑,只要能縮小再縮小,縮得比病毒還細小,人的光輝就會比鑽石還閃亮。胡某1968年讀高一開始接觸相機,迄今仍舊與相機相依為命。
因熱愛攝影,所以與拍照相關的事,耐操、耐勞,打死不退。十年前活滿一甲子,偶起慈悲,將攝影心得撰寫成《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意外大賣。時報文化出版公司鼓勵續出,又有讀者鞭策,意外成了五本攝影書的作者。
五年前開始,我將攝影的哲思,融入禪修的心靈淨化,讓人可以學到輕鬆、快樂過活的醇靜。「調心」就是找回自己的本心,也就是不思善不思惡的赤子之心,調得越多,生活就越美滿。
戒嚴時代,服務於中國時報攝影組,幸獲余紀忠厚愛,留職留薪前往日本東京研修藝術攝影。返國續任攝影記者,曾獲行政院新聞攝影獎、台北市政府金橋獎、觀光局攝影藝講。
餘生立志當鐘,有敲就有響,不論撰稿、演講、座談、作品個展,只要能利他的,皆滿心歡喜的接受。
拍了一輩子的攝影工作,專精於報導攝影。60歲開始寫了5本談攝影的書;63歲開始用相機創作,66歲開了「銀河94藝文空間」,專辦攝影徵集展和空間外借。
同時開始經營臉書粉絲頁「胡毓豪攝影交流道」。69.5歲,決心開始演講行善,只要有人敲就有回應,有酬歡喜!無酬高興。講題以攝影哲思為核心,助人樂活。
獲獎紀錄:
金鼎獎、金橋獎、中興文藝獎、觀光局藝文獎,皆為攝影類。
出版著作:
《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
《亂拍煉出好照片:用心按一萬次快門,成就大師級好作品》
《在光影中看見美:資深攝影師胡毓豪帶你捕捉瞬間永恆》
《原色覺醒:真正懂攝影的最後一關》
《鏡頭的力量:眼淨、心靜煉出攝影構圖美學》
個展:
1983年「世界第一的背後」,屬報導影像,記錄東京的庶民生活。
1984年「小鎮掠影」拍攝淡水人的生活軌跡,屬人文觀察影像。
2016年「靜生色衍」,展現攝影人生的哲思。
2018年「虛實有無」,展現四大皆空的省思。
2021年「生之道」,以照片傳遞生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