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3
0
0
0
0

妙趣痕聲 : 聲彩繽紛的Steam

  • 作者: 蔡振家 編著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聲彩繽紛的Steam
    • 科學
  • 出版: 臺北市 : 三民
  • 版本:初版
  • 叢書名: 科學
  • 主題: 聲音
  • ISBN: 978-957-14-7440-3 (平裝): NT$380
  • 資料類型: 圖書
  • 內容註: 參考書目: 面200-211 含索引 附錄: 圖片來源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Share:
  • 系統號: 005507761 | 機讀編目格式
  • 館藏資訊

    歡迎進入聲彩繽紛的世界!閱讀以後,你的生活將從此妙趣痕聲! 「聲音」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的物理現象。從本質來看,聲音就是一種波動,所以不僅蟲鳴鳥叫是聲音、音樂是聲音,甚至是地震都是一種聲音。生物們藉由聲音來傳遞訊息,而人們更是利用聲音來探索世界、傳遞感情。隨著人們在聲音之旅的旅程中邁進,這個世界也愈來愈繽紛多彩。 ●音樂的本質是聲波,這種波動真的可以感染我們的情緒?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知道情緒是怎麼來的。情緒是由我們大腦中的「邊緣系統」受到刺激之後,透過神經系統或內分泌系統產生應對的結果。科學家們透過腦造影實驗發現,當人們受到音樂這種抽象的聲音刺激之後,受試者大腦中掌管多巴胺分泌的區域會有明顯的活躍,這就證明了音樂是可以影響情緒的。 ●誰說傷心的人別聽慢歌?傷心的人更應該聽慢歌! 誰這麼大膽敢質疑五月天!?當然是有專業才敢大聲。這個理論可以從三方面來講。在生物因素上,悲傷音樂元素可以引發一連串生理反應來影響情緒。在心理與社會因素上,人們會因為自己的悲傷與悲傷音樂產生了共鳴,或者因為悲傷音樂轉移了我們糾結情緒,而使心情得到改善。在文化因素上,音樂可以讓我們與歌曲意境共情,當我們能以有安全距離的位置感受悲傷,再加上豐富的想像力,就能讓我們產生悲天憫人的感受,如此一來也就達到撫慰的效果。 ●預測地震有可能嗎?聽聽地球的歌聲吧! 地震的本質其實就是地殼釋放能量產生出波動,也就是說,它正是地球的聲音。那麼地震有可能預測嗎?很遺憾的,非常難。但是,我們卻可以預警。當地震發生時,我們可以透過各個地點地震儀取得的波動數據,來對這場地震做全身檢查預測出各個地區可能的震度與災情,並在主震到達之前的簡短時間內提出警報。當然,這樣的預判還必須以從古至今的地震數據作為參考。也就是說,地震預警不僅僅是對當下地球歌聲進行解析,還必須充分閱讀過去的樂譜。 本書收錄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探索基礎科學講座」的演講內容,先從聲音的物理性質切入,說明各種樂器的發音原理;接著介紹音樂製作的流程與重點;再透過心理學的研究剖析聲音對情緒的影響;並說明研究人員如何利用地震儀來聆聽地球的聲音;而聲音在各種脊椎動物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更是顛覆你對於動物叫聲的理解;此外,利用聲音的物理性質,人們不僅能夠將其用於海洋的探測,甚至能讓光與聲音互相轉換

    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探索基礎科學系列講座 簡介

    自1825年起,英國王家科學院舉辦了「王家科學耶誕講座」,以富有教育性、趣味性的方式,將科學知識介紹給社會大眾,提升英國學子、民眾的科學素養。無數的學者曾在此講座中講授科學知識,而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暫停舉行外,這一具有古老傳統的科普講座,至今仍持續不斷。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自2009年起,師法「王家科學耶誕講座」,舉辦「探索基礎科學講座」,借重學養與教學俱佳的科學大師們開講,與有志探索科學世界的朋友們共聚一堂。講座的主題與基礎科學知識緊密相連,每期輪流就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各學門開闢講題,講師們仔細清楚的解說科學原理,許多非科學背景的聽眾們,也能迅速的進入科學世界,體會探索知識的樂趣。

    本期講者:蔡振家(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楊敏奇(德國msm-production音樂製作人/大米音樂總監)、李承宗(東海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馬國鳳(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嚴宏洋(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特聘講座教授)、黃千芬(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李百祺(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