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2
0
0
0
0

包浩斯 : World of art. 2021

  • 作者: 懷特佛德 (Whitford, Frank) 著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Bauhaus :: new edition (world of art)
    • World of art
    • 新。設計 ;
  • 出版: 臺北市 :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 版本:二版
  • 叢書名: 新。設計 ;12
  • 主題: 包浩斯(Bauhaus) , 現代藝術 , 設計
  • ISBN: 9786267012468 (平裝): NT$460
  • 資料類型: 圖書
  • 內容註: 修訂版 譯自: Bauhaus : new edition (world of art)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Share:
  • 系統號: 005496908 | 機讀編目格式
  • 館藏資訊

    包浩斯一百周年紀念版
    如果不是「包浩斯」,世界不是你眼中所見的樣子
     
    最前衛的藝術設計學校
    最前衛的藝術設計運動
    最經典.最普及的「包浩斯」論著
    英、美亞馬遜書店5顆星推薦
    大量珍貴圖片.深入淺出
    帶你還原時代現場

     
    沒有幾本書能像這本一樣,把包浩斯錯綜複雜的歷史精煉成一個既具權威性、又親切易讀的故事。由於包浩斯被迫閉校之後產生了諸多餘波,法蘭克‧懷特佛德(Frank Whitford)選擇從故事的尾聲開始敘述並不令人意外。再者,這個機構在成立的短短十四年間經歷了三位理念與個性迥異的校長;在三個位置不同、物質環境亦有明顯對比的地點營運;另外,讓研究威瑪共和(Weimar Republic)的史學家們保持活力的許多問題也與包浩斯緊密相關──被迫中斷的威瑪共和文化(culture cut short) 試圖從一次世界大戰(First World War)的餘燼中打造出一種新的生活形式,包浩斯屬於其中的一部份嗎?
     
    本書中對於包浩斯的論述毫不過時,因為作者並不迴避探詢這些艱難的問題;他直指包浩斯的矛盾之處,也以同樣的尺度讚揚它的卓越成就。懷特佛德設法以多元的觀點來探討包浩斯,這種作法在當時並不常見。最特別的是,他分別在政治對立的東、西德進行研究,這兩處對於包浩斯各自形成了相當不同的論述。到現在,我們可以從隨著該校師生們的足跡而四散傳播的文件與物品當中,看到包浩斯在閉校後反而遍地開花的結果。
     
    貫穿全書最重要的一個主題,是理論與實務之間的關係,而它往往提供了這個問題一個間接的觀點。為什麼當葛羅培斯早期如此強調回歸工藝的時候,學生們一開始花在教室裡的時間卻遠多於在工作坊裡呢?漢斯‧梅耶(Hannes Meyer)身為政治立場最為左傾的校長,他是如何看待學校在商業上最為成功的這個階段?懷特佛德在此設法釐清一個從過去到現在都一直懸而未決的基本問題:在現代工業化經濟下,「有創意」代表了什麼意義?他手上的擺錘晃蕩在實驗與教條、發明與實用主義、思考與實作之間,於今日所引起的共鳴更甚以往。
     
    本書特色
    ◆最經典:1984年出版至今,近40年長銷最經典
    ◆中文版第一本:台灣第一本「包浩斯專著」
    ◆珍貴圖片:154張(包浩斯基金會)珍藏圖片
    ◆5顆星推薦:英國亞馬遜書店5顆星.美國亞馬遜書店4顆半星推薦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法蘭克.懷特佛德 Frank Whitford
    1941年生,英國著名藝術評論家,倫敦《星期天鏡報》(Sunday Mirror)的藝術評論家。曾於牛津威德罕學院(Wadham College)、倫敦庫爾托學院(Courtauld Institute)及西柏林自由大學就讀。曾從事新聞記者和漫畫之工作,並曾在倫敦大學、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Wolfson College)任教、以及皇家藝術學院任教。
    其他著作有《克林姆》(Klimt)、《埃貢.席勒》(Egon Schiele)、《奧斯卡.柯克西卡生平》(Oskar Kokoschka, A Life)、《表現主義者的肖像》(Expressionist Portraits),以及獲豪森登獎(Hawthornden Prize)的《康丁斯基的水彩畫》(Kandinsky Watercolours)等等共二十多部作品,文章時常發表於《泰晤士報》和《星期天報》。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