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17
0
0
0
0

親子共熬一鍋故事湯 [電子資源]

  • 作者: 幸佳慧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幸佳慧帶你這樣讀嬰幼繪本,啟發孩子的語言思考力.閱讀力.創造力
    • 教育教養 ;
  • 出版: 臺北市 : 遠見天下文化
  • 版本:第一版
  • 叢書名: 教育教養 ;BEP030
  • 主題: 育兒 , 親職教育 , 閱讀指導
  • ISBN: 9789864790661 (電子資源): NT$330
  • FIND@SFXID: CGU
  • 資料類型: 電子書
  • 內容註: 檢索形式:電子書服務平台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Share:
  • 系統號: 005506249 | 機讀編目格式
  • 館藏資訊

    嬰幼兒就能閱讀,而且應該閱讀!
    兒童文學專家、閱讀推廣推手——幸佳慧,
    首度出書解析如何與嬰幼兒共讀!


    幸佳慧給新手父母的親子共讀寶典



    幸佳慧教你如何帶小小Baby一起共讀




    ‧ 國內第一本從學理、實務與範例深入探討嬰幼兒閱讀的專書。
    ‧ 精選8本嬰幼繪本,step by step,詳細示範共讀的步驟。
    ‧ 告別單向式唸故事給孩子聽,親子一起探索字句的文學性、畫面的線索,與故事的深度。
    ‧ 大人引導、孩子接力,互動式對話共讀,充實又有趣!
    ‧ 21世紀的嬰幼兒,將從書頁裡蛻變為愛與知識的行動者。

    幾個世紀以來,重視兒童閱讀的西方人普遍認為,孩子要有聽與說的語言能力後,才會開始聽故事,要成了有看圖識字能力的學齡兒童,才能開始閱讀。一直到二十世紀末,在訴求「兒童需要自主閱讀的能力」這條路上,人類才有了突破性的主張,也就是這本書想要告訴教養者的重要訊息:嬰幼兒也能閱讀,而且應該閱讀。

    「孩子還這麼小,閱讀真的有用嗎?」
    「原來這本書是在講這個!」
    「要怎麼培養孩子成為有創意又能思考的獨立讀者?」

    父母與老師曾問過幸佳慧許多有關閱讀的問題,她認為,當一個人擁有了閱讀的能力,就是擁有不斷「重生」的力量;前述由家長或老師提出的驚嘆與提問,關鍵的解答就是嬰幼兒時期的親子共讀。這本書就是在解釋為什麼,並告訴教養者可以怎麼做。

    本書精選8本國內外繪本,並附有step by step實際的方法,詳盡的拆解過程,帶領父母與教師進行親子共讀,是一本理論與實務兼具的親師教養書。

    有心用故事繪本餵孩子長大的新手父母必讀!

    ‧ 認識物品、確認對錯:小寶寶不一定對閱讀有即時反應,先從簡單的認識書上物品名稱、確認對錯做起。
    ‧ 預測與推論,培養思考力:找出繪本故事結構的固定模式,讓孩子自行推想情節,培養高層次的思考能力。猜想不論對錯,都是創造性思考。
    ‧ 開放式問句,啟發探索力:多用開放式問句,鼓勵孩子主動發現;不破題,引導孩子尋找線索。
    ‧ 練習說長句,強化記憶力:鼓勵孩子多說句子、重述故事,強化記憶力與口說能力。
    ‧ 欣賞作品,提升鑑賞力:鼓勵孩子說出個人觀點、分析作者創作初衷,養成評鑑與欣賞的能力。
    ‧ 理解世界,發展心智能力:從閱讀活動發展出對世界的包容與關懷,養成可貴的社會性心智能力,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生活在更公平和諧的社會。

    延伸閱讀:
    幸佳慧系列作品:
    《小寶貝與小動物唱遊繪本(2本繪本+1片有聲書CD)》
    《哇比與莎比》
    《希望小提琴》
    《親愛的》
    《家有125》

    其他教育教養,教育方法類書籍:
    《孩子只是卡住了》
    《搞定數位小孩》
    《勇氣教養法》
    《跟著大師教孩子》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幸佳慧

    成大中文系、藝術研究所畢業。進入社會擔任童書編輯、閱讀版記者後,覺得所學不足以解釋觀察到的社會問題,又繼續前往英國學習,獲得兒童文學的碩士跟博士學位。在學術的研究歷程中,從未間斷文學的創作、評論與報導,出版的文類包括文學旅遊導讀《掉進兔子洞》、《走進魔衣櫥》;傳記類《永遠的林格倫》;繪本《大鬼小鬼圖書館》、《親愛的》、《希望小提琴》、《哇比與莎比》;少年小說《金賢與寧兒》,圖文書《天堂小孩》,以及給教養者的《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作品多次獲得金鼎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學創作獎等獎項的肯定。
    在研究與創作的同時,也體認接觸大眾、落實推廣的必要,二○一一年學成歸國後,在家鄉臺南成立「葫蘆巷讀冊協會」,並著手全民閱讀的基礎建設,在臺灣各地推廣深度閱讀,尤其致力提昇嬰幼兒與兒童的閱讀力,目前旅居美國紐約。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