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社會學 : 性別作為範疇、理論與實作 = The sociology of gender : gender as category, theory, and practice
Holdings Info
「性別社會學:性別作為範疇、理論與實作」立基於女性主義知識立場論,探究當代以「性別」作為社會分析的範疇而發展的思潮、建構的理論與實踐的場域;以跨領域的觀點,系統性地盤點女性主義者對當代性別社會關係的重要觀點、主要理論、及受到的批評。全書分為三部份:第一篇,導論:探究「性別研究」領域及「性別」作為社會建構概念的萌生,解惑傳統「性別」論述的迷思,解構「性/性別」的疑惑。第二篇,「當代社會學女性主義理論」:涵蓋當代主要的女性主義社會分析理論的內涵、彰顯各論說的特色、指出理論脈絡的關連與個別理論所受到的批評;最後以討論西蒙玻娃的「第二性」總結。第三篇,「性別實作:性別在台灣」:秉持「知識」必也「實作」的觀點,以「性別研究」在學院的建制與「女性參政」作為示範「性別實作」的場域,顯現台灣性別圖像的多元樣貌。本書除希望增進讀者對「性別」概念的內涵、意義與脈絡的瞭解,熟悉不同派別女性主義理論的主張、特色與批評,更重要的目的,則是培養學生批判、分析與實踐的精神與能力。
周碧娥教授現為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名譽教授,原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後赴美攻讀社會學,並於1980年取得賓州州立大學鄉村社會學博士學位。返國後,在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短暫任教後,轉任中央研究院,在當時的美國文化研究所(現為歐美研究所)擔任副研究員、研究員(1980-1991),期間並參與台灣大學婦女研究室的成立(1985),擔任創始研究員,也在清華大學社人所的開辦之際,擔任合聘教授(1987-)。之後,於1991年轉到國立清華大學任職,擔任當時「社會人類研究所」(社人所)及後來的「社會學研究所」教授,專注教學,同時開始「性別研究」領域的札根與推展,直至數年前才結束此一工作。 任職清華大學期間,周教授亦擔任學術行政工作: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社人所)所長(1992─1995)及人文社會學院院長(1996─1999);積極推動跨領域的研究與教學,先後創設「性別與社會研究室」(1989)、台灣研究室(1993)及「當代中國研究中心」(2003),擔任首任召集人/主任,並協助成立人社院學士班的「性別學程」與碩士班「中國研究」學程(中研院與清華合辦)。 周教授的教學與研究專長領域包括:性別社會學,女性主義理論,性別、發展與全球化,女性、政治與權力。其研究計畫得到國內外機構的支持,如國科會(現在的科技部)、教育部與美國的亞洲協會(The Asia Foundation)、 洛克菲勒基金會(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她多次獲得國際機構的支持,擔任美國亞洲協協會、傅爾布萊特基金會、德國DAAD (德國學術交流資訊中心)的訪問學人,也曾是美國「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的諮詢委員;她的研究成果有專書"Women in Taiwan Politics" (B. E. Chou, C. Clark and J. Clark, 1990)(Lynne Rienner)外,研究論文則發表於國內外期刊或收錄於國際出版的英文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