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11
0
0
0
0

與山的一支獨舞 : 與自己同行, 阿爾卑斯山攀登之旅

  • 作者: 林雋 著
  • 其他題名:
    • 與自己同行 阿爾卑斯山攀登之旅
    • 與自己同行, 阿爾卑斯山攀登之旅
    • Insight
  • 出版: 臺北市 : 三民
  • 版本:初版
  • 叢書名: Insight
  • 主題: 遊記 , 登山 , 旅遊文學 , 阿爾卑斯山
  • ISBN: 978-957-14-7294-2 (平裝): NT$450
  • 資料類型: 圖書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Share:
  • 系統號: 005495520 | 機讀編目格式
  • 館藏資訊

    16歲開始迷戀山的少年 20歲獨自登上歐洲高峰 「真誠地呈現了那年紀所有的憤怒、迷惘, 以及對探索世界與證成自我的衝動」 ——張元植∣臺灣新生代登山家 2015年, 為了慶祝人類首次攻頂瑞士馬特洪峰150週年, 數百名登山家沿著山脊點燈, 這個影像深深印在林雋的腦海裡。 那一年,他16歲, 在心中埋下了遠行的種子。 在大三那一年,他終於出發, 並做了一個重要決定: 「我要獨攀。」 這趟壯遊,以獨攀為主旋律, 彷彿單戀似的, 是獨舞,也是共舞。 世人對獨攀或許有質疑, 但他想說: 只要做好極度理性的準備, 獨攀也可以是一件狂野的浪漫之舉。 ▌在山行的路上,與自己對辯人生 關於夢想,林雋說: 「總是把夢想掛在嘴邊, 會使人忘了夢想本身, 只記得做夢。」 關於自由,林雋說: 「在山上自由自在固然讓人嚮往, 但在不斷追求更遙遠目標的同時, 是否無意間闖入了另一個不自由的框架? 例如一生只會爬山, 下了山卻無法面對平常生活。 登山成了逃避現實的手段, 而夢想與現實之間是否存在妥協呢?」 關於人的判準,林雋說: 「人們會同情從火場中倖存下來的人, 卻讓歷經山難歸來的攀登者 背負拋棄隊友的罪惡繼續活著。」 關於獨攀,林雋說: 「獨攀對我而言就是一種方式, 找到同伴也是一種方式, 既然都是為了達成目標, 我便不想因為某一種更符合世人的眼光, 就放棄絕佳的嘗試機會。」 關於獨立,林雋說: 「人從來不是獨立的個體, 只要活著就會有所牽絆。 堅持做自己的同時, 卻也可能傷害到其他人。」 關於獨處,林雋說: 「一個人很寂寞嗎? 說實話,偶爾會。 但就像長時間身處暗室之中, 視覺會習慣低光的環境, 即使是再弱小的微光, 都能夠立刻發覺。 若獨處能讓我懂得細察生活 且更珍惜生命中的際遇, 那也未必不好。」 關於登山,林雋說: 「登山是體會生命的一種方式, 藉由貼近難以比擬的事物, 好好感受這個世界的浩大。」 專文推薦 張元植∣臺灣新生代登山家 聯合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山女孩 Kit∣作家 李易安

    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林雋

    1999年生,臺灣大學農藝學系畢,在臺大登山社期間參與嚮導訓練。就讀大甲國中時,代表臺灣奪下世界手球錦標賽冠軍。因從事出版業的母親送他一本彭明輝教授的《糧食危機關鍵報告》而決心投入農業改良與研發,期望為臺灣農民盡一份力。後進入南投縣私立三育高中,透過繁星計畫錄取第一志願臺大農藝學系,是三育高中創校近七十年來首位錄取臺大者。

    餘暇時間練習爬山、攀岩、划船,也學習攝影,相當看重自學的能力與努力。壯遊經歷包括:2018年大學一年級時,因為讀了《野性的呼喚》而前往加拿大育空河進行8天7夜320公里的奇幻漂流;2019年前往阿爾卑斯山獨攀,拍攝七千多張山岳照片,並於2020年8月在Olympus Plaza Taipei舉辦首次攝影個展「與山的一支獨舞The call of Matterhorn」,隔年再於高雄On the Road藝廊舉行巡迴展。

    Instagram|jp101112123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