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黑手父親 : 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與生命 = Being a craftsman : life, work and social mobility of trailer makers in Kaohsiung
- 作者: 謝嘉心 著
- 其他題名:
- 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與生命
- Being a craftsman :: life, work and social mobility of trailer makers in Kaohsiung
- Misfits ;
- 出版: 臺北市 : 前衛, 草根總經銷.
- 版本:初版
- 叢書名: Misfits ;18
- 主題: 勞動問題 , 運輸工具工業 , 工業社會學
- ISBN: 978-986-06-6044-9 (平裝): NT$380
- 資料類型: 圖書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497423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不好好念書,長大就跟我一樣當黑手!」──父親「父親用他的技術養活了一家子,為什麼卻把自己和自己的工作當成負面教材?」──女兒工人女兒對於父親最深情的疼惜深刻動人、具有台灣味的黑手師傅民族誌看見技術工人的驕傲、自豪與矛盾吳曉樂、張慧慈、謝國雄、林文蘭、宋世祥、劉清耿 感動推薦身為工人之女,她與工人最近的距離,不是父親,而是父母親的告誡:「不好好念書,將來就跟你爸一樣做工!」從小,父親的工作就隔絕在她的生活之外,父母親總是以父親的職業當作反面教材,「工人」、「黑手」是她必須依靠讀書全力避免的未來,而父親的職業,包含父親本身,則成了展示不堪、讀書失敗的負面教材。直到大學接觸了社會學,「工人」這兩個字浮出檯面,成為她認識自己的的線索,並促使她在研究所階段,開啟了認識父親與拖車師傅的旅程。她以疼惜的口吻探問著:「父親用他的絕活養活了一家子,為何卻把自己與自己的工作當成負面教材?」同時也思索著:「為什麼在台灣社會,技術的價值總是不如學歷?當人們認為取得好文憑是為了獲得好工作時,文憑真的可以做到這件事嗎?而什麼又是好工作?技術工真的就如此不堪嗎?」本書以作者父親的工作與家庭為背景,描繪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史與生命史,書寫他們如何走上拖車師傅之路,又如何放棄向上流動,甘願做師傅就好。而在他們以自身技術為豪時,回到自家屋簷下,為何又處處貶低自己的職業?★臺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佳作獎、碩士論文田野工作獎★★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碩士論文優秀獎★【本書特色】 翻轉工人悲情的刻版印象,呈現技術工人驕傲自豪的一面。 展現師傅的學藝經歷,從小學徒、半桶師到出師。 師傅可以辨識自己製造的產品,每台車子上面都有師傅的「胎記」。 內行看焊道,師傅可以透過看焊道,評價做工品質,而在工廠師傅之間則是透過「手路」,判斷彼此技術的高低。 在拖車產業,實力和品質,才是讓人衣食無虞的「鐵飯碗」。 在黑手的世界,跳槽與轉業是人人必走的加薪之道。 口碑和情報很重要,薪資低的工廠吸引不到好師傅,打混摸魚的師傅,也難以一案接過一案。 技術為王道,師傅不用看老闆臉色,遇到亂砍價的雇主,還可以透過罷工來維持行情。【齊聲推薦】謝國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一個以技術為傲的車斗師傅,不時恐嚇女兒:如果不好好唸書,以後就像我一樣做工。這個女兒認真唸書了,拿到社會學碩士,然後寫了這本書。不像1970年代的成衣業、
謝嘉心
七年級生,高雄市小港區人,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從小在工業區長大練就不太會過敏的鋼鐵之肺與支氣管,曾經是極度怕冷、超級早睡的南國的孩子,大學與研究所在風城接受各路大學生與寒冷冬天的洗禮,成功取得熬夜及抗寒屬性。碩士論文《「做師傅就好」:港都黑手師傅的生命、工作與社會流動》獲得臺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佳作獎、碩士論文田野工作獎、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碩士論文優秀獎。
現於NPO的世界載浮載沉,試圖維持心裡那點理想之光,並尋找與現實生活壓力之間的平衡點。聯絡方式 hsin2136@gmail.com
【攝影者簡介】
Chih-Hsuan Wu(吳致萱)
工人之子,能操一口流利的台語,本業是海運,辭職留學英國,回國跑去當翻譯接待友邦外賓,29歲創業,於高雄左營創立社區空間「有 福 YO FU」,致力於人事時地物的各種連結,參與了左營《見城誌》的寫作與攝影,同時為《漫遊左營文化誌》的發起人&設計者,攝影作品三度受邀於泰國展出(2019-2021),目前兼任高中校刊社的指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