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12
0
0
0
0

解剖時間 : 從科學、哲學、歷史到個人經驗, 我們如何看待、研究與感受時間, 思考時間的真實與虛幻?

  • 作者: 馬祖爾 (Mazur, Joseph) 著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The clock mirage :: our myth of measured time
    • 從科學、哲學、歷史到個人經驗, 我們如何看待、研究與感受時間, 思考時間的真實與虛幻?
    • 科普漫遊 ;
  • 出版: 臺北市 :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 版本:一版
  • 叢書名: 科普漫遊 ;FQ1071
  • 主題: 時間 , 哲學
  • ISBN: 9786263150416 (平裝): NT$450
  • 資料類型: 圖書
  • 內容註: 譯自: The clock mirage : our myth of measured time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Share:
  • 系統號: 005497337 | 機讀編目格式
  • 館藏資訊

    ⭑美國書籍評論網站Book Riot「時間」主題之最佳非文學書籍⭑⭑《出版人週刊》星號書評⭑⭑《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作者伊恩・史都華推薦⭑ 古人的時間是有形之物,能被年、月、時、分切割;哲學家說時間和空間不可分割,是運動的度量,且是不連續的,近代物理學家說,過去和未來不存在;生物學家說時間存在於每個細胞中;而這裡的你體驗到的時間因心境、年齡而改變它消逝的速度,但亞馬遜雨林裡的住民卻沒有時間的概念⋯⋯ 在這麼多種解釋中,究竟哪一個才是時間真正的樣子呢?最受歡迎的宇宙大哉問之一——「時間到底是什麼?」從鐘的歷史,歷代哲學家、物理學家、生物學家對時間的解釋到你我的時間感,探索時間百變的本質。 「讀來令人心曠神怡,很有技巧的書寫。」──約翰.凱瑞(John Carey)《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 獲獎作家、數學家Joseph Mazur在本書描述了人類對於「時間」的各種解釋。第一部從計量說起,談及計時之物——「鐘」的演化如何與人們對時間的概念俱進。從古人發明的水鐘、日晷以及各種曆法,到近代的電子錶、石英鐘及銫原子鐘等更精密的時間測量儀器。這些演變除了可見科技上的進步,也能看見人類文明的轉變與對時間的定義與再定義。 第二部將談及人們對時間的想法有哪些解釋及改變,包括歷來哲學家對時間本質的深層思考:時間是否和空間一樣是不連續的?時間是否也可以不斷分割有最基本單位?絕對時間是否存在等。 第三部則將從「物理學」的角度探討時間。愛因斯坦提出的時間與牛頓古典物理學的時間有何不同,這與愛因斯坦後來提出相對論有什麼關聯嗎?如果將時間與空間融合,近代物理學的宇宙觀又將如何轉變? 第四部則將從主觀的「感受」來測量時間,提及我們的意識如何受到環境與社會文化的引導。例如:亞馬遜叢林的亞蒙達瓦部落並沒有「時間」的概念;時間感會因為快樂或恐懼或快或慢;以及當年紀漸長,時間似乎會過得愈來愈快等感受。而這些感覺,是否也有比較科學的合理解釋呢? 最後在第五部,將提及生物與時間的關係。時間在此變成一把生命的量尺,作者將提及生物學對於老化的解釋,我們的腦如何知道晝夜的節律(腦內時鐘),細胞如何因年齡不同而有不同的生長速度,以及時間和記憶、睡眠的關聯為何。 本書在許多

    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約瑟夫.馬祖爾Joseph Mazur
    美國馬爾波羅學院(Marlboro College)榮譽數學教授。著有數本科普書,包含《雨林中的歐幾里德》(Euclid in the Rainforest: Discovering Universal Truth in Logic and Math),該作品入圍美國筆會Martha Albrand獎決選名單、受到高度評價的《啟蒙的符號》(Enlightening Symbols: A Short History of Mathematical Notation and Its Hidden Powers)及《是湊巧還是機率?:巧合背後的數學與迷思》(Fluke: The Math & Myth of Coincidence)等。
    他獲得過諸多榮譽,像是古根漢獎助金(Guggenheim Fellow)、洛克菲勒協會貝拉吉奧駐村(Rockefeller Foundation Bellagio Residency)及伯利亞斯科獎助金(Bogliasco Fellowship)。著作散見於《華爾街郵報》、《紐約時報》、《衛報》、《科學》雜誌、《自然》雜誌和《Slate》雜誌。與妻子珍妮佛同住於佛蒙特馬爾波羅。
    相關著作:《是湊巧還是機率?:巧合背後的數學與迷思》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