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與未來之間 : 政治思想的八場習練
- 作者: 鄂蘭 (Arendt, Hannah) 作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政治思考的八場習練
-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 eight exercises in political thought
- 政治思想的八場習練
- Discourse ;
- 出版: 臺北市 :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 版本:初版
- 叢書名: Discourse ;100
- 主題: 政治思想
- ISBN: 978-986-548-280-0 (平裝): NT$550
- 資料類型: 圖書
- 內容註: 譯自: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 eight exercises in political thought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489628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如果《人的條件》告訴我們如何以行動愛這個世界,《過去與未來之間》便是指引我們如何以思考去守護它★漢娜・鄂蘭自認「寫過最好的一本書」★簡體中文被消失之作★繁體中文首次出版,華文世界最完整譯本★政大政治系副教授 葉浩、臺師大國文系教授 劉滄龍──專文推薦「漢娜・鄂蘭具有卓越的才能,她能夠賦予日常經驗全新的意義,並為新生者揭露過往的腐朽愚昧。」──《外交》雜誌(Foreign Affairs)「介於過去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1906年10月14日出生於漢諾威,在馬堡大學和海德堡大學主修哲學和神學,她的老師們包括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胡塞爾(Edmund Husserl)和雅斯培(Karl Theodor Jaspers)。
1929年,年輕的鄂蘭完成了她的博士論文《奧古斯丁愛的觀念》(Der Liebesbegriff bei Augustin),然因德國內部的反猶政策,使她無法在德國任何一所大學教書。1933年,在被蓋世太保短暫關押之後,鄂蘭流亡到巴黎,結識了班雅明(Walter Benjamin)並成為好友,也開始為Youth Aliyah(一個致力於將猶太兒童移民到巴勒斯坦的組織)工作。1937年,她在巴黎遇見了海因里希・布呂歇(Heinrich Blücher),兩人於1940年結婚,並於1941年移居美國。
1951年,鄂蘭取得美國公民身份,同年出版《極權主義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引起巨大反響。1958年,出版畢生最重要政治哲學著作《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1959年,鄂蘭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第一位女性教授,並陸續在哥倫比亞大學、紐約新學院(New School)等處任教。
1961年,鄂蘭到耶路撒冷為《紐約客》報導艾希曼大審,後整理出版為《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被視為討論反猶大屠殺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同年出版《過去與未來之間》,並於1968年再度增訂,記錄了鄂蘭在艾希曼審判前後的思考歷程。
1975年12月4日,鄂蘭因心臟病發,在紐約過世。
相關著作:《人的條件(全新修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