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 : 關於他的手繪與建築的所思所想
- 作者: 阿爾伯諾茲 (Albornoz, Cristina Carrillo de) 著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關於他的手繪與建築的所思所想
- Santiago Calatrava :: drawing, building, reflecting
- Archi+ ;
- 出版: 新北市 : 聯灃書報社經銷.
- 版本:初版
- 叢書名: Archi+ ;8
- 主題: 卡拉特拉瓦 (Calatrava, Santiago) , 現代建築 , 建築藝術
- ISBN: 9789579057684 (精裝): NT$580
- 資料類型: 圖書
- 內容註: 譯自 : Santiago Calatrava : drawing, building, reflecting 著者號取自譯者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477960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我從未遵循過任何學派的規定。同時,我沒有自行創建新學派的野心;我只是試圖以不同的方式實踐兩三件事,從事建築這門藝術,因為我相信從做得好的事情中所產生的「魔力」。至少在設計形式的階段,建築師的工作應該要能具備與藝術家相同的自由。」__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本書為作者與西班牙「建築詩人」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對話十年的訪談錄。 自敘還未學會說話前就會畫畫,人
克莉絲汀娜.卡西歐.德.阿爾伯諾茲(Cristina Carrillo de Albornoz)
她是聯合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瑞士和法國的前外交官,是一位獨立的藝術策展人,與世界各地博物館合作。作為一名藝術評論家和作家,她撰寫過有關巴爾蒂斯、費爾南多.波特羅(Fernando Botero)、文.溫德斯(Wim Wenders)、聖雄甘地、薩雅吉.雷(Satyajit Ray),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艾未未和馬諾洛.布拉尼克(Manolo Blahnik)的書籍。她的文字出現在眾多出版品中,包括西班牙文、義大利文、德文和墨西哥版《時尚》(Vogue)雜誌、英國《藝術新聞》(The Art Newspaper)、《歐洲人》(The European)和《觀察家》(The Observer)、法國《美術》(Beaux Arts)和《眼》(L'Œil),西班牙的《國家報》(El Pais)、Abc、XL SEMANAL和AD,以及義大利的《共和國報》(La Repubblica)。
作為一名藝術策展人,她曾與世界各地的主要機構合作,包括聖彼得堡的艾米塔吉博物館(The Hermitage Museum)、柏林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和提森收藏(Thyssen Collection)、蘇菲亞王后博物館(Museo Reina Sofia)、美術中心(Círculode Bellas Artes)和馬德里的電信基金會展覽館(Fundación Telefónica)。她還曾在葡萄牙的貝拉多收藏博物館(Berardo Collection)、奧斯陸的諾貝爾和平中心、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波赫士基金會(Foundation Jorge Luis Borges)和北京國家博物館工作。她策劃的展覽主題包括巴爾蒂斯、費爾南多.波特羅、文.溫德斯和多娜塔.溫德斯(Donata Wenders)、法蘭克.史特拉(Frank Stella)、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馬諾洛・布拉尼克、泰瑞.奧尼爾(Terry O'Neill)、法蘭克・辛納屈和高行健等。
在過去的五年裡,她與阿特米希亞(Arthemisia,義大利最大的藝術展覽組織)以及眾多著名的藝術畫廊合作,包括倫敦的馬爾伯勒(The Marlborough)和白立方(White Cube)畫廊,並與主要藝術家大衛.沙爾(David Salle)、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理查.迪肯(Richard Deacon)、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法蘭克.史特拉、艾未未、安藤忠雄和札哈.哈蒂(Zaha Hadid)等人合作。
建築師簡介
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他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建築師之一,他的建築遍布全球,使城市和鄉村生氣勃勃。他在瓦倫西亞的工藝美術學校開始了繪畫方面的正式教育,並於1980年代初在蘇黎世精心設計的結構,彷彿從地上長出來。隨後,他在歐洲各地創建了一系列高度創新的標誌性橋樑。近年來他引起關注,例如他出生地瓦倫西亞的藝術與科學城等大型計畫、里約熱內盧明日博物館,以及紐約原爆點的世界交通樞紐。
卡拉特拉瓦的個人貢獻已得到許多知名機構和組織的認可。迄今為止,他在職業生涯中已獲得來自世界各地大學的20多個名譽博士學位。卡拉特拉瓦曾在諸如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建築與設計學院、耶魯大學、特拉維夫阿茲列里(Azrieli)建築學院和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等大學任客座講師。1993年,他被世界經濟論壇任命為明日全球領袖(Global Leader for Tomorrow)。2005年,他被《時代周刊》評為最具影響力的100名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