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資訊
收錄十一位香港撒記長期服務義工的真實故事美德的本質、自我的反思透過探究,終能尋得人生的終極快樂與智慧本書《無我:智慧的鑰匙》既是一本真人真事的紀錄,也是兼具學術與生命教育的著作。本書收錄了十一名在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服務超過二十五年的熱線義工的真實故事。這些義工來自社會各階層,從工程師、商人、教師、護士到家庭主婦都有,因著各自的理由,在機構中一待就是待了十多年,持續不斷地無私貢獻社會。這些義工所
簡柏基 博士 作者簡柏基自1983年起便在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簡稱撒記或SBHK) 擔任熱線義工。在接下來的三十五年,作者除了在航空業界的正職外,同時還在撒記接聽電話,為有自殺念頭的案主提供服務。 其後,他決定學習更多輔導技巧,並於2009年取得相關科目的碩士學位。作者決心踏上學術之路,遂於2010年著手為撰寫博士論文而開展研究,研究題目為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長期服務義工的特質。這項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如何培養出願意長期服務的義工,從而幫助撒記制定培養義工的策略。 在2013年下旬,作者在研判上遇到瓶頸,在經過長時間進行艱辛又苦悶的研究工作後,仍然無法獲得任何洞見。與此同時作者因在人際關係中亦遇上重大挫折而陷入深深的情緒混亂,不過這卻促使他進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在這人生低谷之中,他回想起自己在正向心理學課程「意義治療」(logo-therapy) 所學到的東西,以及維克多.弗蘭克 (Viktor Frankl) 在二戰時被困在集中營的故事。透過不斷自我謁問人生問題的意義,他最終克服了低潮,領悟到何謂無我及無我的重要性。 通過這一自我重生的經驗,以及學會欣賞生命中的無我的重要性,作者改變了研究方向,並找到許多學術文本來支持心理療法與智慧之間的關聯。最終他總結出,洞悉同理心、無我及智慧之間的關係,能使個人更全面地獲益,勝於單純地為與撒記同類的機構培養長期服務義工。